翻页   夜间
希慕书斋 > 妾本倾城:厉害了,我的法医娘子林挽岫颜如琚 > 第77章 乡试
 
上京周围各种庄园举不胜数,其中最有名的,就是“木缘”。

木缘中有花草,但只作为点缀,它更让人称赞的,是园中规划有矩的特色林圃。这进入八月,自然桂花林备受亲睐。

与桂花林相反,梅园这会儿可是备受冷落。

而王烈文跟那位公子爷就是约在了梅园见面。

刚一进入梅园深处的小屋,就看到四个长相精致的少女身着湖蓝色长裙,低眉敛目的站站门口。见到王烈文进来,四人齐齐低身行礼,最里面的两个女子为王烈文撩开了门帘。

王烈文颔首谢过,也没迟疑,步履从容的进入了屋里。

临窗坐着两人,一男一女,皆是气度不凡之人。两人正正对弈,见到王烈文进屋,那位女子抬手招他过去。

“博涵,这位就是烈文了。你看看,是不是一表人才?”

名为博涵的那人年纪约三十许,或许也不到三十,文雅的面容跟他眉宇间的威严有点不搭,总觉得这人平日里应该不是如此温和的人。

“您是……宜昭姐姐?”

王烈文只将目光掠过那男人片刻,满心的急切都在女人身上。

“烈文还没有忘记我?”女人眉眼都是温柔笑意,“最后一次见你,你才刚入蒙学,转眼都十几年了。”

女人说话的语气有些怅然,也有些隐隐的激动。

女人的年纪也不大,跟王烈文同年,只是一个年头一个年尾。王烈文还记得,自己最早上蒙学的书包,就是这个姐姐给做的。

“宜昭姐姐,这些年你去了哪里?”

当年小村一场大火,王烈文醒来之后就再也没看到过宜昭姐姐,后来听娘说,是宜昭的父亲带人来救走了她,之后应该也是跟着她父亲去了外地。

宜昭叹了口气,露出一点淡淡的笑容:“我自从当年离开之后,就来到上京,至此已经有十一年了。”

王烈文入蒙学的时候年纪比较小,不过五岁稚龄,宜昭当时也才将将六岁,就算路途上耽搁了一年,算到现在她也才不过十八。可见她的神态,绝非十几岁的少女能有的。

王烈文一瞬间脑补了很多,宜昭也不说话,就是笑眯眯的看着他。倒是旁边叫博涵的那人,拈起棋子轻轻敲了敲棋盘,让王烈文跟他对弈一局。

一局结束,已经到午时,宜昭早已让人在园中摆上宴席。

席中菜肴不算多,却样样精致,不是山珍就是海味,搁平常人家,这一餐的花费,足以够一家人生活数月。

王烈文本性就是洒脱的人,也不会去过多计较,这份淡定从容,也让那个叫博涵的人高看了他一眼。

“过几日便是乡试,西关数县之人因为地理的原因被划归到上京参考,若是能过,便可以留在这里等待明年春闱。烈文可有信心?”

王烈文笑得含蓄,可目光中的坚定却一点不带减弱的。那个博涵一见便知,哈哈大笑着让人送来他早早备妥的东西。

“这些东西,在世家大族中并不算多么稀有,因为烈文你之前在澧县那个地方,很多东西都接触不到,所以为兄估计你会需要。这些你看看就是,心里有个成算便好。”

王烈文也不见外,取了其中一本翻开来看,目光蓦然明亮,竟是历年的经试合辑,还有归纳出的时局政事。虽然政事已经被去掉了重要的部分,但从字里行间也能窥得一二。

王烈文简直都不想吃饭,只想抱着书看个痛快。

“好了好了,这些都是你的,你带回去慢慢看就是。”

这些东西其实在乡试来说还起不了多大的作用,更多的作用还体现在明年春闱上。博涵此举也是知道王烈文很有信心通过乡试,才早早的送出这个人情。

他们在梅园并没有呆到很晚,用过饭之后,博涵有事就先行离开了,只剩下宜昭和王烈文又多坐了一会儿。

回到自己那个简陋的小院子之后,王烈文才抹掉了脸上一直挂着的笑容,面色沉静的坐在桌前,手边就是博涵送给他的那些资料文本。

他并没有怀疑那个人不是宜昭,但是他担心的是,宜昭会不会已经变了。十几年的时间不能保证一个人一成不变,以前那个温柔的善良的宜昭姐姐,还存在吗?

他之前并没有怀疑什么,但是宜昭那句“你若是留在上京,姐姐给你说一个极好的姑娘,保证王婶也愿意”,让他产生了怀疑,怀疑宜昭来找他,并非是记着小时候两人的情谊,而是为了他身边的林挽岫而来。

挽岫的身份不简单,这事儿他早就心里有数了,但是那个女孩子一直活得很自在,似乎从来不为自己的身份什么的担心,是以他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,却不料会有人想通过他打林挽岫的主意,这一点,就让王烈文很是反感了。

王烈文坐了好一会儿,才匆匆忙忙的拿着一封信走出院子,随口还在跟韩秀才交代去向。

“我去驿站让人给我娘捎信,你先弄着饭,我一会儿就回来。”

这封信很简单,就是说他在上京碰到了宜昭姐姐,倾吐了一番,其余一个字都没有多说。博涵看过之后,咧嘴一笑,将信让人原样封好送了出去。

“博涵,这样做会不会让烈文生疑?”

“便是生疑又怎样?除非他能连中三元,否则,你觉得他有可能跟那位结秦晋之好?若是不能中,依着那位的性子,也不会亏待他。总之,咱们这笔投资怎么算都不会亏的。”

宜昭也露出个笑容来,伺候博涵更衣用饭,最后还目送他去了小妾的院子。

等到四下无人之后,宜昭的表情淡了下来,对着铜镜坐了一会儿,嘴角撩起一个略带讥讽的弧度,转瞬即逝。

傅博涵打的什么主意她自然是知道的,可她更知道王婶的性子,那个乡下老太太有着不一般的智慧,当年她能平安的活下来,就是依靠的老太太的智慧。而傅博涵一点不知情,或者说,他根本没把王婶放在眼里,只想着攻略了王烈文就万事大吉了。

有王婶在,宜昭不觉得傅博涵的计划能成功,傅家想要把王烈文捞到自己碗里,这想法没错,可惜他们不该想要借此算计那位。到最后,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。

宜昭摸了摸自己的肚子,敛下的眼睛里闪过一抹恨意。

此时的王烈文还不知道京城里关注他的人不少,还很高兴的跟韩秀才等人一起吃肉喝酒,吟诗作对。

能到王烈文家一起吃饭的,至少也是说得到一处去的人,这些人里面,跟王烈文交好的也有那么三五个。他们白日都各做各的,到了晚上,会轮流做东召集大家一起吃饭聊天。虽然也喝酒,可那都是最淡的米酒,他们西关那边出来的人,简直是拿这酒当水在喝。

众人于微醺之时散去,之后三天,便不会再有小聚了,只等考完之后再说。

八月初八,秋闱之日。

数年苦读,终于到了这最关键的一步,上,可直达青云,下,则泯然众人。

偌大一片院落,次序亮起灯火烛光。负责煮饭的老丈和老婆子,已经将热水跟吃食做好。都是些极为清淡的东西,外加一人一个鸡蛋。

王烈文的考箱是前一晚就准备好了的,睡前还检查了两遍,这临出门之前,不放心,又打开来细细翻检,确认无误之后,才背起考箱步出房门。

跟他同时出门的,还有对面的韩秀才。

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院子,一路走来又遇到同考的考生学子。大家没多说话,皆是拱手行礼,各自找了租好的马车驴车,踢踢踏踏的往贡院行去。

马车停停走走,周围嘈嘈杂杂,韩秀才撩开车帘看了一眼,摇头道:“烈文兄,到了这里马车是再不能走了,不如我俩走过去?”

王烈文也看到了周围的景象,车水马龙的,穿着襕衫的考生挤满了贡院前的大道。

在高悬的灯笼的指引下,考生们背着考箱,鱼贯而入,宛如一条条青色鲤鱼,只等跃过龙门成就功名。

王烈文跟韩秀才下了车,抱紧了携带的考箱,互视一眼,毅然的投入人潮之中,不过须臾,便淹没在了青衫人海之中。

王烈文跟韩秀才并肩来到了供给所,领了蜡烛和若干木炭。

乡试第一场从天色未明考到夜幕高张,一场七道题。入夜之后可点亮蜡烛两只,若烛火灭还未答完,也会被强行扶出。

木炭是让他们煮食热饭之用,当然,也可借此驱寒取暖。炭炉是考场统一提供的,小小的一只,放在考房里不占什么地方。

贡院这边的供给所还提供食物饮水,门帘和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。只是这些王烈文都自己备齐,并不需要在这里购买。

倒是韩秀才去买了两个大馒头,打算午饭就用这个了。

王烈文进入自己的考房之后,左右瞧了瞧,虽然看上去年久失修,但是胜在以前用材牢固,便是有些破损的地方,也让王烈文拿纸蘸了浆糊给封上了。

门窗都是好的,倒是顶棚那里有些破漏之处,今日天色还好,就怕下雨,这定然会进水的。

想了想,王烈文抽出考箱内准备的油布,将之做顶,这样的话,不是狂风暴雨,也不怕雨水漏进来污了卷面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